让中医走向世界,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积极探索中医之路
发布日期: 2020-11-10 17:08:53 来源: 壹点网

西京中医药研究院

《求是》杂志发表重要文章——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作用。这无疑为我国中医药行业做出了肯定,也是对中医药新提出的要求。中医中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,经过数千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是我国众多医者的经验总结,凝聚着中华精神与智慧。从国家文化、健康战略层面,中医药已经形成发展的坚实基础,祖国传统医学将迎来美好的春天。

“中医中药是打开中华文化健康宝库的一把金钥匙。那么,什么人才能够拿到这把金钥匙呢?我认为,能拿到这把金钥匙的,必须是一个有文化、有思想、有理想的中医人”。在古都西安,苏礼先生如是说。先生曾任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、陕西省中医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。现任陕西省养生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,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院长。苏教授有医者的和蔼、有学者的严谨、有长者的风范,谈到中医药文化和未来国医的愿景总是兴致勃勃,有幸受到苏先生对中医药的哲学思考与认知交流,更深入的了解到先生对现代中医的独到见解。

在从事中医药临床、科研、教学工作50余年,曾多次赴日本、马来西亚等国讲学、参加诸多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中最让先生难忘的是:1998年被聘为美国世界传统医药科技大学教授,参与该校通用教材《世界传统医学大系》的编撰工作。这是祖国医学跨出国门的一次文化输出、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医药认知的客观交流。苏教授满怀自豪问到:“文化是什么?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文化,是我们的前辈,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理论。中医文化,博大精深,而最能代表中医文化的就是《黄帝内经》、神农本草、伤寒金匮。《黄帝内经》总结了上古时期有关医药卫生的经验,创建了天、地、人三位一体的医学模式,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”。正如先生所说文献的总结记录尤为重要,在不断的行医实践中先后发表《新雕孙真人千金方考略》、《传统文献学方法在中医经典著作中的运用》等学术论文200余篇,主编、编著《千金方医方辞典》、《中医医案学概论》、《古今专科专病医案》丛书等中医药学术著作70余部。苏教授通过大量的文献与自我总结,在中医临床中治疗老年病、疑难病方面有相当研究。重视结合传统不断创新,先后获省级以上中医药科技成果奖、中医药发展贡献奖、养生事业特别贡献奖等20余项。对于年轻的中医工作者建议是:文化是发扬中医药科学的第一要素。

在筹建陕西省西京中医药研究院之时,诸多中医药专家、医师踊跃参与,其中有很多工作人员默默付出,让苏教授感慨和欣慰的是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中医人的品行。这也是先生多年来非常重视的:中医人的思想,一为学术思想,一为医德思想。学术思想方面概括为八字:天人合一,辨证论治。天人合一是指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,人与自然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。中医的一切诊疗行为,都必须在这个前提下进行。辨证论治是指中医认识疾病,不仅仅到病的层次,更要到证的层次。所谓辨证论治环环紧扣,理法方药一线贯穿。医德思想则是中医的核心价值观。在西方:古希腊著名医学家、哲学家希波格拉底曾写了关于医德修养的一段话,人称希波格拉底誓言,一直作为医学生入学、新医生入职的誓词。在中国:孙思邈的《千金要方.大医精诚》中,提出:“凡大医治病,必先安神定志,无欲无求,先发大慈恻隐之心,誓愿普救含灵之苦”.....全文136个字,集中体现了中医人的核心价值观,堪称中国的希波格拉底誓言。因此,用思想磨砺医学技术,用思想修炼医德品性这是新时代中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。

如果说文化是基石、思想是构架,那么理想就是灵魂了。苏教授强调:“现代人们对医学的要求,已经从单纯的治病疗伤转化到要求医学帮助他们实现“生得优,病得晚,活得久,逝得安”这四大愿望。所以,现代中医人的理想,应当是做一个会治病,懂养生的健康促进者。进一步讲,中医不仅仅是中国的,更应当是世界的”。先生道出了自己的愿景,更发出了对中医人心怀抱负与理想的期盼。

此时想起著名当代中医学家黄竹斋先生曾经说:中华古医学,世界当风行。这与苏教授的主张不谋而合:希望中国的传统医学,能够自立于世界医学之林,能够为全人类的健康和福祉,做出应有的、更大的贡献。的确,做一个有文化、有思想、有理想的中医人,就定能够拿到那把打开中华文明健康宝库的金钥匙!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